Translate

2014/01/30

泡澡

(中央社倫敦2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與日本科學家今天分別在「自然」雜誌(Nature)發表研究指出,只要讓成熟動物細胞「泡澡」,就能讓細胞重新編程(reprogram)回復到幹細胞狀態並長成各種細胞組織。
他們發現,如果讓成熟動物細胞處於「壓力」狀態下,它們就能回到胚胎細胞的狀態。
科學家利用血液與皮膚細胞進行繁殖,並讓它們處於壓力下,「幾近死亡的臨界點」,這些壓力包括創傷、低氧與酸性環境。
最簡單的方式是將細胞泡在微酸性溶液30分鐘,就能啟動回復到幹細胞狀態的過程。
數天內,這些細胞不但活下來,還自然回到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狀態。
這些細胞之後能依所處環境,分別演變成不同細胞與組織。
如果這個方法在人體上也行得通,修補受損細胞或培養新器官將更簡單。(譯者:中央社何世煌)1030130

2014/01/24

牛津大學

Ming Shan Tsai‎ [提供]

人人都可以當牛津大學學生之
牛津大學短期課程推薦分享

前陣子由於在申碩士的關係針對英國教育做了番研究
因為我之後要念的科目和本科差很大⋯⋯
所以希望能在開學前上一些課程銜接
瘋狂拜GOOGLE大神的結果終於讓我找到了這個~

University of Oxford Continuing Education

有點像台灣大學的教育推廣部
開很多短期課程供社會大眾學習
重點是~
1. 只要有錢人人都可以去上,不需要任何資格 (約100~400鎊之間)
2. 時間短而彈性 (有一日研討會、線上課程、也有每週去牛津上一次的 通常持續1~3個月)
3. 有些課程通過了可以拿到牛津大學的Certificate (雖然這不是學位證明但打著牛津大學整個就是威~~~啊!!!),還有些可以拿到正式Qualification
4. 課程種類豐富多樣,遍及各大領域,有很簡單也有很艱深的
5. 有些課程提供Accredited Option,也就是可以拿到牛津大學的學分,但是這就需要像申請研究所一樣審查背景,英文程度,而且價格變兩倍,但對於有需要相關學分的人我相信是很值得的
6. 考試內容看似不難,我報的是每週去牛津上一次的Animal Diversity課程,共十堂課,每次兩小時,沒有考試,但是每週都有一個問答題當作業,還有在課程結束時要交一篇800字的mini essay
雖然這裡是打工度假版,但我覺得這些課程多少也能為自己的履歷加點分,而且既然都在英國了可以用地利之便去體驗看看當牛津學生的感覺,也是另外一種打工度假的經驗:)

http://www.conted.ox.ac.uk/courses/index.php

Daily Needs Modular Chicken Coop & Garden by Studio Segers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919262516818.1073742695.274138756817&type=1

2014/01/23

瀧乃湯





療癒系溫泉

「瀧」字的是瀑布的意思。
青磺泉與全世界只有兩個地方產出的北投石,一是台灣北投地熱谷另一是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完美的結合。
青磺泉所含的放射性物質「鐳」可活化人體細胞及增強免疫力,是被日本人譽為療癒系的珍貴泉質。

歷史背景
「瀧乃湯」一開始主要提供給日本軍人療養使用。「瀧乃湯」的前身為「天狗庵旅舍」日本人大阪人平田源吾1895年來到北投,在泡過了北投的溫泉之後,大感過癮。1896年在北投溪畔開辦了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
,成為北投溫泉浴場的先例與濫觴。1913年孫中山先生、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也來過。

建築構造
建築體為日式木構,浴池為唭哩岸石打造石塊與石塊間以硫磺漿塗抹,才不會被超酸性泉水侵蝕。
而且石頭具有保溫效果。

溫泉療效金屬中毒 (鉛中毒、汞中毒 )或藥物中毒患者,泡硫磺泉有解毒作用。含有二氧化碳及硫化氫成分的硫化氫泉,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除了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療效外,對慢性風濕痛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頸肩睕症候群和慢性心臟血管疾病有療效。

青磺泉非常酸,PH值介於0到2之間PH值只有2,這已經是強酸等級,第一次泡的人皮膚可能會過敏,洗好以後起來一定要用自來水去沖。


規格價格
浴池為大眾男女湯
泡澡方式:裸湯
價位:90元
水溫:約40度以上(很燙)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44號

2014/01/22

pastries&continental breakfast

pastry油酥(或其他配料的)麵糰[U] | 複數pastries
 
 
 
 
continental breakfast |歐式早餐

2014/01/20

檢視台灣地區糧食政策


這幾年來台灣地區的糧食自給率幾乎每年降低,1970年為81.2%遠高於日本的60%與南韓的79.5%,近年卻僅剩三成的水準,已經低於日韓的四成。分析其原因,約有以下幾項:  

(一) 以島內不適合種植或生產成本的穀物為主:根據臺農委會資料,2010年台灣地區以熱量為基礎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1.7%。數據看起來似乎相當低,但主要糧食包括稻米(92%)、蔬菜(89%)、水果(88%)、肉類(82%)、蛋類(100%)漁產(156%)等自給率均仍維持在八成以上,問題並沒有如想像中嚴重。如以價格為權數計算,綜合糧食自給率則為68%。至於小麥、飼料玉米及大豆等穀物自給率雖然極低,但因島內不適合種植或生產成本偏高大多只能仰賴進口,此亦為台灣地區糧食自給率相對偏低的主因。  

(二) 台灣民眾消費習慣改變:台灣民眾消費型態隨著所得增加而改變,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增加麵食之消費,減少米食的需求。民眾的稻米消費量直直落。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地區在1984年時,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為84.4公斤;2009年為48.09公斤,25年來幾乎少了近半,2009年時,小麥進口量已超過島內稻米年產量。根據美國農業部公佈的各國和地區人民每年稻米消費量,台灣在以稻米為主食的地區中,消費量位居末位,每年僅吃了50公斤,只有大陸、南韓的一半。  

(三) 民進黨掌權時期休耕面積大幅增加:島內早期糧食較為缺乏,為鼓勵稻米增產,遂提供各種獎勵措施。惟隨著台灣地區經濟的發展與農業科技的進步,稻米遂產生生產過剩的問題,再加上糧食習慣西化及多樣化,需求跟著降低,供過於求的問題日趨嚴重。為減輕領導團隊處理余糧與米價下跌問題,遂提出休耕及轉作計劃。  

民進黨掌權時期積極鼓勵島內農民休耕,增加休耕補貼,使得耕作所得與休耕補助相距有限,造成島內農民耕作意願大幅降低,紛紛將農田休耕。2007年休耕面積僅有6.3萬公頃,休耕面積佔耕地面積之比率為3.68%。民進黨掌權後2000年休耕面積已達近13萬公頃,休耕面積佔耕地面積之比率為7.6%,且每年還不斷增加,2004年達到高峰休耕面積已達近24萬公頃,休耕面積佔耕地面積之比率為14.35%,當年休耕補助達106億元之譜。之後休耕面積雖有所降低,但仍維持21萬公頃的高水準,休耕面積佔耕地面積之比率也在13%上下,每年都要耗費公庫約100億元進行休耕補貼。不但危害島內糧食供給,也耗費大量的公款。  

全球人口不斷增加,糧食安全議題愈來愈受重視,《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糧食危機及糧食價格是一場寂靜的海嘯,一旦發生危機,其後續影響排山倒海而來。為因應糧食危機問題,台灣地區有必要加強糧食安全,提高糧食自給率,確保糧食穩定供應能力,供應島內民眾合理穩定且優質安全農產品。  

(一) 提高糧食自給率:臺當局一直關注國際糧食的波動,並相當重視糧食安全的問題。陸續于20106月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復於201010月倡議建立亞太緊急糧食儲備機制,嗣于2011112日召開全臺農業與農地研討會,並於20115月邀請近百位產官學研齊聚一堂,召開全臺糧食安全會議。會議並達成獲致14項關鍵策略及相應措施55項,其中最重要的結論,便是訂定島內糧食自給率在2020年提高至40%,以降低對海外進口糧食之依賴。  

(二) 調降休耕補助:從上述數據可知,台灣地區糧食自給率逐年降低,而休耕面積卻是不減反增,可謂是糧食自給率降低的主因,歸咎其源由,乃係太網聚錯誤的政策所致,提供高額的補助,農民農業所得與休耕補助金額差異不大,鼓勵農民休耕。此舉,不但只是減少耕作面積,休耕時間一久將使地力大幅減損,以後就算要復耕,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職是之故,臺當局應調降休耕補助,降低農民的休耕誘因。  

(三) 提振米食消費:近年來島內民眾偏好歐美食物,台灣地區生產的稻米需求逐年下降,因而應鼓勵島內民眾增加米食。農委會推出每人每日多吃一口飯活動,即相當值得肯定,每人每年增加白米消費1公斤,即增加3.3萬公噸稻榖消費,可活化約5,600公頃休耕農地。增加稻穀產值、帶動周邊產業經濟10億元(新台幣,下同)。農委會和地方政府亦積極配合辦理具特色米食製品節慶活動,如嘉義雞肉飯節、新竹米粉節、客家粄條節等,以行銷米食。  

(四) 提高收購價格:為反映稻作成本增加,並照顧島內農民收益及確保糧食安全,農委會本年1期作起提高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3元,確保農民實質收益時,也能兼顧消費端民眾的權益。且開創37年來新制度,開辦公糧濕谷收購,提高農民種植意願。  

(五) 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臺當局輔導無力或無意耕作之農民或地主,將自有土地長期出租給有意願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之農業經營者,促進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並使老農安心享受離農或退休生活。同時,政府協助農業經營者(大佃農)順利承租農地,減少休耕面積,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並輔導改善經營設備,提高農業經營效益及競爭力。  

(六) 實施精緻農業,提高農民產值:傳統農業收入過低,農民收入偏低,近年來臺當局積極輔導農民轉作高經濟作物,並積極提升農業技術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尤其台灣地區農業技術水準為世界第12位,掌握了最多的蝴蝶蘭品種;石斑魚的人工繁殖技術世界第一,全世界可養殖石斑僅7種,台灣地區就可繁殖6種;水晶蝦、神仙魚獲世界大賽冠軍,螢光魚在2003年被Time雜誌評選為該年度最酷的40項發明之一。將運用科技研發成果,建構蘭花全球運籌中心、亞太植物種苗中心及種畜禽中心,拓展石斑魚與觀賞魚外銷市場。   (七) 善用ECFA,搶佔大陸市場:簽署ECFA後,台灣地區農產品銷往大陸關稅大幅降低,甚至部分農產品享有0關稅的優惠,使得台灣地區輸陸市場的農產品大幅攀升。2011110ECFA早收農產品輸陸值9,570萬美元,亦較2010年同期成長率高達154%。其中冷凍秋刀魚出口成長高達1,061%、文心蘭出口成長769%,另外活石斑魚、茶葉、生鮮甲魚蛋之出口值亦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92%53%19%。更沒有增加任何一項大陸農產品進來台灣。此舉已經吸引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農民的行列。  

為因應國際糧價高漲及自給率問題,有必要分散大宗穀類之進口來源,避免集中于少數國家和地區。並尋找替代性作物或品種改良,並嘗試已高科技在島內生產相關作物,以減少依賴。(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曾志超 )

垂直農場:因應環境變遷都市居民的另類選擇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的都市菜園。圖片來源:James Pagram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的統計,全球已超過50%的人居住在都市地區,這個比例在2050年前將接近80%(人口約增加30億人);如果採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來生產這些新增人口所需的糧食,大約需要109公頃(大約1.2倍巴西國土面積)的新生土地!

但是聯合國也指出,全球適合生產糧食的土地大約有80%已被使用,其中約15%未被妥善利用。反觀台灣在2007年時便有高達79.6%的人居住在都市計畫地區,而國土利用也早已透過「地盡其用」理念開發殆盡。因此,台灣更需面對人口/土地/糧食環環相扣的議題,我們要問的是:該採取什麼對策來因應這個大挑戰?

由於都市聚集了眾多人口,往往衍生各種環境問題,除了傳統三廢(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外,更製造了許多新議題(如溫室效應及生物多樣性問題);可以說,如果能將都市衍生的環境問題妥善處理,將可解決全球泰半環境問題;易言之,地球能否永續的主戰場將取決於都市地區能否永續。

有鑑於此,各種因應環境變遷的空間規劃構想及作法相繼出現,包括與水患共存(Living with Flood)、為水留下空間(Make Space for Water)、跨域治理、綠色大眾運輸導向發展(Green-TOD)、生態城市規劃及生態街廓營造等。而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地區則有「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構想的出現,這種新的垂直農業生產方式如果能實現,或許能提供人類足夠的糧食、使土地回歸自然,並使選擇居住在都市的人更健康、永續。

垂直農場是一種將大規模農業生產建置在摩天樓上的作法,有人甚至將這種技術稱為「農場摩天樓」(farmscraper)。垂直農場使用再生資源及溫室技術(如水栽法),可全年生產水果、蔬菜、香菇及藻類;而經由轉化傳統戶外農場的自然環境,同時減少運送食物的能源成本,垂直農場可減輕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氣候變遷現象。

垂直農場的表面積比等面積的傳統農場受到更少陽光的照射,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工照明及熱能才能在四季正常運作,致使批評者認為成本太高而不可行。另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是,尚無有力證據證明垂直農場使用再生能源的生產及運輸成本比直接在鄉村生產食物而後將其運送到都市來得划算。

由於具可控制的環境,垂直農場的生產力較不受氣候的影響,因此也較不受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後者在氣候變遷將增加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下更形重要。如果處理得宜,垂直農場允許現有農地回歸自然,並減少森林消失、沙漠化及其它因農業生產而破壞生物群落的情況;而生產區位較接近消費者,更能進一步減少運輸及冷凍所消耗的化石燃料。

研究指出,超過70%的地表水用在傳統農業生產上,而傳統農業往往使用大量的殺蟲劑、除草劑及肥料,透過水體的流通,這些藥劑或肥料便成為污染水體的元兇之一。透過可控制且再生循環的環境下生產作物可減少殺蟲劑、除草劑及肥料的使用,使垂直農場減少水體污染,至於在垂直農場生產有機作物不僅可能,也是一種非常可行的生產及行銷策略。

由於水循環在可控制的農業環境中更可行且更具經濟可行性,垂直農場比傳統農場使用更少的水,而透過土壤水分蒸發蒸騰損失總量,垂直農場可將黑水或灰水轉化成可使用的水。垂直農場不只使用較少的水,更能加以循環使用,因而彌補了植物蒸發的水分,更重要的是,這些回收的水是純淨的,並且可用在農作或飲用上。

另一方面,使人類活動遠離大面積土地或許是減緩進而終止以人為中心思維所造成地表動物大量滅絕的現象,因為大多數人類佔用的土地是用作農業生產,因此,垂直農場的倡議將是讓足夠土地在維持人類生存前提下回復為動物棲地以免滅絕的可能出路。

在一個愈來愈擠、愈來愈熱的地球上,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不應也不能漠視全球環境變遷議題,不同部門、不同組織應有相對應的策略及行動,從宏觀的國土規劃、區域治理,到微觀的永續社區、生態街廓。而在都市人口將近80%的台灣,如何讓都市居民在面對人口/土地/糧食的挑戰下作出對地球更友善的作法,垂直農場或許是值得各界深入探討的另類選擇

「綠」能發電 植物發電可兼顧糧食




該不該繼續使用核能發電,這個問題不只出現在台灣,全球都積極尋找替代能源,荷蘭科學家就發展出最新的綠能發電,說是「綠能發電」,還真的是透過「綠色植物」來發電,而且只需要植物行光合作用就可以發電,目前還在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希望可以結合農糧經濟作物,讓糧食和能源都能兼顧。

綠色植物隨著日出、日落,生生不息,只要陽光、空氣、水就能生存的植物,竟然還可以發電,盆栽插上正負極,一旁的地球儀就通電開始轉動,秘密就在這一團黑黑的泥土。研發組長:「將植物種在碳纖維上,根部間的有機物質,可以突破細胞壁釋放電力。」

怎麼可能這麼神奇,植物光合作用,根部產生葡萄糖、釋放水,這時插入正負極,就能汲取其中的電解質發電。資深綠能顧問:「最好的情況下,每公頃發電的總量,可提供20戶家用電。」

唯一的缺點是發電裝置必須緊靠植物,但是植物生長又需要空間,不過裝置簡單,只需要正負極連接水中的發電裝置,最適合水耕植物。研發組長:「更大規模的話,可能可以種水稻,同時又可以發電,這樣就能兼顧糧食和能源。」

雖然目前每單位發電量不及太陽能電板,不過,研發團隊還在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希望能結合農糧經濟作物,推廣這種名副其實的「綠能發電」。

植物電池 有望成為新電力來源


原視原視 – 2013415日 下午10:04.. .

 

這一桶一桶的綠色植物,可不是一般的盆栽,而是一種新的植物電池,未來更可能成為新的電力來源。來自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瑪卓蓮茵教授,在企業的贊助下,執行了所謂的電子植物計畫。

 

事實上,植物透過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有機物質,其中有 70%沒有經利用就會從根部排放到土壤中,提供土壤中的細菌跟土壤生物養分。當細菌代謝這些有機物質時,就會釋放電子到土壤中,將電極放在植物根部附近,就能吸收這些電子,形成電力來源,作用就跟電池一樣,也就是所謂的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

 

根據測試的數據,這種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從每平方公尺的植物中獲得0.4瓦的電力,15平方公尺的植物所產生的電力,足夠一台筆記型電腦使用,未來技術進一步完善後,每平方公尺植物所產生的電能將高達3.2瓦,意味著只要在屋頂上種植100 平方公尺的植物,電力便可讓整個家庭使用。

 

研究指出,這項發電技術的潛力在於適應性,許多植物都具有極高的發電潛力,瑪卓蓮茵教授相信這種低成本的發電技術,在未來幾年將會普及,因為它不像核電、水力發電等,會有危險,同時汙染或破壞自然環境生態,也比太陽能發電便宜,是一項值得期待的綠色能源。

手嶌葵 - 愛をこめて。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r31_t9WJA8

愛をこめて。海
Ai wo Komete Umi


作詞:宮崎吾朗
作曲:谷山浩子

あなたと出会ったころ
Anata to deatta koro
コクリコの花が咲いていたことを
Kokuriko no hana ga saite ita koto wo
まだ憶えてますか
Mada oboetemasu ka

古い石垣と生垣
Furui ishigaki to ikegaki
かたむいた電信柱
Katamuita denshinbashira
黒くて重たい自転車で
Kurok ute omotai jitensha de
あなたは風になって
Anata wa kaze ni natte
わたしを丘の上から連れ去った
Watashi wo oka no ue kara tsuresatta

あなたが旅立ったころ
Anata ga tabidatta koro
コクリコの花が咲いていたことを
Kokuriko no hana ga saite ita koto wo
まだ憶えてますか
Mada oboetemasu ka

輝く海に浮かぶ船影
Kagayaku umi ni ukabu funakage
青い松の木の香り
Aoi matsu no ki no kaori
それはやっぱり悲しかったけど
Sore wa yappari kanashikatta kedo
わたしはもう一人でも
Watashi wa mou hitori demo
漕ぎ出すことができると知っていた
Kogi dasu koto ga dekiru to *****te ita

坂道を駆け上がる潮風が
Sakamichi wo kake agaru shiokaze ga
手紙を運んでくれる
Tegami wo hakonde kureru
きっと、ずっと、あなたが
Kitto, zutto, anata ga
あなたがどこにいても
Anata ga doko ni ite mo

わたしはとても元気です
Watashi wa totemo genki desu
去年より背が伸びました
Kyonen yori se ga nobima*****a
わたしはいつもここにいて
Watashi wa itsumo koko ni ite
いまも、これから先も
Ima mo, kore kara saki mo
あなたの旅の無事を祈っています
Anata no tabi no buji wo inotte imasu

コクリコ坂から
Kokuriko zaka kara
愛をこめて
Ai wo komete

與你相遇的那刻
虞美人花兒盛開的模樣
你還記得嗎

古樸的石牆與竹籬微微傾斜的電線桿你踩著又黑又笨重的自行車
成了一陣風
載著我從山丘上飛快地溜下

你踏上旅途的那天
虞美人花兒盛開的模樣
你還記得嗎

在波光的海面上漂泊的船影
碧綠的松樹散發的香味
這是多麼地令人感傷
但我也明白了就算只剩我一人
一樣能划槳前行

順著坡道疾馳的海風啊
請幫我捎去一封信
連綿不斷的風一定能夠送達
不論你在何方

我過得很好
比起去年又長高了許多
我一直在這裡等著
現在是、將來也會
祈禱著你旅途平安

來自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裝載著滿滿的愛
     

來自紅花坂 懷念的街道

http://youtu.be/bx1CqdWz7ws
作詞:宮崎吾朗/谷山浩子
sakushi : miyazaki ware akira / taniyama hiroko
作曲:谷山浩子
sakkyoku : taniyama hiroko
懐かしい街を 二人で歩こう
natsukashi i machi wo futari de aruko u
君と手を取り合って 言葉はいらない
kun to te wo tori atte kotoba hairanai
あの頃の街は 光にあふれて
ano gorono machi ha hikari niafurete
どんなときでもいつも 輝いて見えた
donnatokidemoitsumo kagayai te mie ta


君が僕を怒らせて 喧嘩したときも
kun ga boku wo ikara sete kenka shitatokimo
僕が君を泣かせて 途方にくれたときも
boku ga kun wo naka sete tohou nikuretatokimo
街は笑っていて 僕らを包んでいた
machi ha waratte ite bokura wo tsutsun deita
<a href="http://jpop.yinyueabc.com/%E6%89%8B%E5%B6%8C%E8%91%B5/%E6%87%90%E3%81%8B%E3%81%97%E3%81%84%E8%A1%97/?trans=romaji">懐かしい街 歌詞<a>
<a href="http://www.yinyueabc.com">音樂 ABC<a>



懐かしい街で 二人は育った
natsukashi i machi de futari ha sodatta
坂を登ればそこに 今でも見えるよ
saka wo nobore basokoni ima demo mie ruyo
つつましい暮らし やさしい人たち
tsutsumashii kurashi yasashii nin tachi
変わるもの 変わらぬもの 見おろす青空
kawa rumono kawa ranumono mio rosu aozora


僕が君に打ち明けた 胸の悲しみを
boku ga kun ni uchi ake ta mune no kanashimi wo
君がそっと両手で 受け止めたあのときも
kun gasotto ryoute de uke tome taanotokimo
街は笑っていて 僕らを包んでいた
machi ha waratte ite bokura wo tsutsun deita
ふたりを包んでいた
futariwo tsutsun deita


懐かしい街を 二人で歩こう
兩個人走在懷念的街道
君と手を取り合って 言葉はいらない
與你牽著手 不需要言語
あの頃の街は 光にあふれて
那個時候的街道 充滿著陽光
どんなときでもいつも 輝いて見えた
不管甚麼時候 都能看到耀眼的光輝
君が僕を怒らせて 喧嘩したときも
你對我生氣 吵架的時候也好
僕が君を泣かせて 途方にくれたときも
你對著我哭泣 迷惘的時候也好
街は笑っていて 僕らを包んでいた
街上的歡笑 把我們聚集在一起
懐かしい街で 二人は育った
在熟悉的街道 長大的兩人
坂を登ればそこに 今でも見えるよ
爬上那邊的坡道 到現在還看的見
つつましい暮らし やさしい人たち
持續生活著 和善的人們
変わるもの 変わらぬもの 見おろす青空
改變的事物 沒改變的事物 照映在藍天中
僕が君に打ち明けた 胸の悲しみを
我對你坦率 心中悲傷
君がそっと両手で 受け止めたあのときも
你牽著雙手 也能夠理解那個時光嗎
街は笑っていて 僕らを包んでいた
街上的歡笑 把我們聚集在一起
ふたりを包んでいた
把兩人包住在一起


 

2014/01/19

【ジブリ】朝ごはんの歌(歌詞付) "From Up On Poppy Hill"

【ジブリ】朝ごはんの歌(歌詞付) "From Up On Poppy Hi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082DzokD5E

紅花坂上的海 - 深藍色的長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MNEQ7xipoA
紺色のうねりが のみつくす日が來ても 水平線に 君は沒するなかれ われらは 山嶽の峰々となり 未來から吹く風に 頭をあげよ 紺色のうねりが のみつくす日が來ても 水平線に 君は沒するなかれ 透明な宇宙の 風と光を受けて 廣い世界に 正しい時代をつくれ われらは たゆまなく進みつづけん 未來から吹く風に セイルをあげよ 紺色のうねりが のみつくす日が來ても 水平線に 君は沒するなかれ


深藍色的長浪 即使吞沒之日來臨 不准你沒入水平線 我們 會成為山岳群峰 迎著從未來吹拂的風 抬起頭吧 深藍色的長浪 即使吞沒之日來臨 不准你沒入水平線 透明的宇宙 承受風與光 廣闊的世界 能夠塑造正確的時代 我們 不能大意要持續前進 迎著從未來吹拂的風 揚起帆吧 深藍色的長浪 即使吞沒之日來臨 不准你沒入水平線

UID Architects

 

2014/01/18

都市農園建築材料構想

拋物線鏡面反射光線的裝置。ETFE四氟乙烯。 OLED
有弧度、非常透明的建築《垂直農場:城市發展新趨勢》
若要讓陽光進入垂直農場背面,可能需要用到特別的拋物線鏡面,反射光線的裝置。
某些垂直農場可能會用到光纖,提供個別植物所需的光照。

ETFE四氟乙烯
帶有靜電荷能夠自我清潔,質量非常輕巧,只有同厚度玻璃的2%重;且透明如水。
能使所有波長的光進入,並具有較高的抗張強度。最重要的是,它不會因為因長期暴露在陽光下而變黃。
ex水立方。

採用雙層甚至三層的ETFE作為建築外層帷幕,確保良好的隔熱姓,並在ETFE內部維持建築的正壓,也能創造隔熱效果。
有機的發光二極體OLED《垂直農場:城市發展新趨勢》
一般鎢絲燈和螢光燈所產生的光,波長對植物毫無用處,因此用在溫室是相當沒效率。
目前的LED可以設計成相當窄的波長範圍的光,主要400-700奈米之間。
所有高等植物都可以利用兩種葉綠素,葉綠素a及葉綠素b,來進行光合作用,
這些葉綠素正好能吸收這兩種波長的其中一種光。

LED燈固然好用,不過如果能把發光的有機化合物塗在塑膠膜上(OLED),
對光線波長的控制將更好,因為OLED能使波長縮短到完全符合高等植物的需求,
光照設備消耗的能量更低。此外由於OLED 照明是由可彎折薄膜所組成,因此可以設計成特定形狀,用來提供個別植物株的光照。


建築師尼奈奎斯特使用稜鏡,將全光譜的光線帶進地下室,不僅白天可以享免費照明,也能抵抗真菌侵襲。
泡沫玻璃磚製作材料只需要空氣(主要為二氧化碳)和回收玻璃,就能產出許多功能的成種結構。回收玻璃加入含碳氣體後變得很輕,兼具抗酸性防霉功能,又有隔絕效果,害蟲無法侵蝕。

2014/01/16

蔬菜對日照的要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26/04/2016686_96199102.shtml

蔬菜與日照

蔬菜生長與光線的關係
各種蔬菜須要光線的適應性如下:
1.需要強光的蔬菜:番茄、甘薯、空心菜、辣椒、茄子、黃秋葵。
2.需要比較強光的蔬菜:胡瓜、南瓜、薑、山藥、蘿蔔、胡蘿蔔。
3.比較耐弱光的蔬菜:蔥類、萵苣、豌豆、白菜。
4.比較喜好弱光的蔬菜:芹菜、鴨兒芹。
5.需要暗兒無光栽培以達到軟白效果的蔬菜:韭黃、芽菜、白蘆筍。


週期短的速生蔬菜:小油菜、青蒜、芽苗菜、芥菜、青江菜、油麥菜
收穫期長的蔬菜:番茄、辣椒、韭菜、芫荽、香菜、蔥、等
節省空間的蔬菜:胡蘿蔔、蘿蔔、萵苣、蔥、薑、香菜
易於栽種的蔬菜:苦瓜、胡蘿蔔、薑、蔥、生菜、小白菜
不易生蟲子的蔬菜:蔥、韭菜、番薯葉、人參草、蘆薈、角菜

蔬菜需水量與灌溉技術

不同種類蔬菜對土壤水分條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各種蔬菜對水分的要求主要取決於其地下部對水分吸收的能力和地上部的消耗量,凡根系強大、能從較大土壤體積中吸收水分的種類,抗旱力強;凡葉片面積大、組織柔嫩、蒸騰作用旺盛的種類,抗旱力弱。但也有水分消耗量小,且因根系弱而不能耐旱的種類。根據蔬菜對水分的需要程度不同,可把蔬菜分以下幾類:

(1)水生蔬菜 
  這類蔬菜根系不發達,根毛退化,吸收力很弱,而它們的莖葉柔嫩,在高溫下蒸騰旺盛,植株的全部或大部分必須浸在水中才能生活,如藕、茭白、荸薺、菱等。   

(2)濕潤性蔬菜 
  這類蔬菜葉面積大、組織柔嫩、葉的蒸騰面積大、消耗水分多,但報群小,而且密集在淺土層,吸收能力弱。因此,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在栽培上要選擇保水力強的土壤,並重視澆灌工作。如黃瓜、白菜、芥菜和許多綠葉菜類等蔬菜。   

(3)半濕潤性蔬菜 
  這類蔬菜葉面積較小,組織粗硬,葉面常有茸毛,水分蒸騰量較少,對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要求不高;根系較為發達,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在栽培中要適當灌溉,以滿足其對水分的要求。如茄果類、豆類、根菜類等蔬菜。   

(4)半耐旱性蔬菜 
  這類蔬菜的葉片呈管狀或帶狀,葉面積小,且葉表面常覆有蠟質,蒸騰作用緩慢,所以水分消耗少,能忍耐較低的空氣濕度。但根系分佈範圍小,入土淺,幾乎沒有根毛,所以吸收水分的能力弱,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如蔥蒜類和石刁柏等蔬菜。   
(5)耐旱性蔬菜 
  這類蔬菜葉子雖然很大,但葉上有裂刻及茸毛,能減少水分的蒸騰,而且都有強大的根系,根系分佈既深又廣,能吸收土壤深層水分,故而抗旱能力強。如西瓜、甜瓜、南瓜、胡蘿蔔等蔬菜。

〈來源:山東農業科技信息網〉

Terreform, Inc. Proposes Covering NYC With Vertical Gardens & Urban Farms to Become Self-Sufficient


In response to global urban population, Terreform, Inc.* has come up with an innovative way for New York City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that arise from this world wide problem. The plan, called New York City Steady State (NYCSS), calls for a system that would render New York entirely self-sufficient, reducing its ecological and carbon footprint exponentially. The new green plan is based on intensive data collected by NYCSS about the city’s supply and demand, and would rely heavy on urban farming.

Read more: Terreform, Inc. Proposes Covering NYC With Vertical Gardens & Urban Farms to Become Self-Sufficient Terreform New York City Steady State - Gallery Page 1 – Inhabitat New York City

by Lori Zimmer, 03/09/12

http://inhabitat.com/nyc/terreform-proposes-covering-nyc-with-vertical-gardens-urban-farms-to-become-self-sufficient/terreform5/?extend=1

2014/01/14

貓貓的家

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1994?from=fb_et_pets

植物語彙

茼蒿  ㄊㄨㄥˊ ㄏㄠ
芫荽   ㄩㄢˊㄙㄨㄟ

Urban Vertical Garden Built From Hundreds of Recycled Soda Bottles



http://www.thisiscolossal.com/2013/02/urban-vertical-garden-built-from-hundreds-of-recycled-soda-bottles/

Unique Potted Vertical Garden

http://webecoist.momtastic.com/2009/03/02/beyond-green-roofs-15-vertically-vegetated-buildings/

THE GARDEN IN THE MACHINE

http://www.moma.org/interactives/exhibitions/2012/foreclosed/cicero

Aeroponic Vertical Farming



http://www.evolo.us/competition/aeroponic-vertical-farming/

Urban Strategies to Regenerate Indian Public Space

http://www.archiprix.org/2013/index.php?project=3068
這項研究探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核心區域的城市干預的潛在方法。這些傳統的城市結構目前面臨的外部影響、 快速發展和硬的社會經濟壓力。忽略現有的建築和文化遺產的重建計畫,而此專案建議若干創新戰略重新生成傳統公共空間: 城市工具目錄,可以解決缺乏基礎設施 (水、 排水、......),通過提高品質的公共空間保留傳統的生活方式。Pols (房屋群集) 的艾哈默德巴德被認為由歷史學家、 建築師和城市的設計師,並在印度傳統的國內建築和城市的最好尚存的例子之一。他們美麗表現的緊湊和高潮地反應迅速的城市住區的過去和未來都仍然能夠共存。組織的分析表明,小規模的干預措施,以重新生成現有的空間需要。五個研究個案認定代表性地點以植入一個網路的互連設備的正面地轉換和重新組織這些方案。這些文物被為了利用當地的資源、 材料和技術,與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高承諾。在 Pols 社區生活密切相連的城市形態和這個原因,建議嘗試還原的公共空間標識作為一個地方的日常活動和社會交往。構想是一個靈活和自我調整系統用來管理城市環境相似的複雜性。每次在城市核心的續訂必須要集中對自然、 社會和文化資源、 可持續的本地技術,以及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這項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增強能力,增加社會的能力,掌握所需的技能,建立它自己的未來。

2014/01/12

差不多食譜:薑絲炒皇宮菜 Stir-Fried Ceylon Spinach with Ginger & Goji Berries


藍色革命 愛地球的100個商業創新

第十二章 流動的生態建築

重點節錄
1.完整的設計概念必須具備七種重要的流動:
空氣、光、水、能源、聲音、物質和居住者。


2.地板輻射采暖(radiant floor heating)是一種表較新的暖氣設備,
在底層地板安裝水管,讓熱水在水管中循環,供熱效率比暖氣好。

3.Levande Filter生物過濾,原本目的是清淨太空船裡的空氣,率先開發淨化空氣的概念。
Lars Thofeldt發明了種植物系統,設計是讓建築裡的紊流把室內空氣導向150種栽種在天花板附近的植物。這個原理是來自雨林生態。
1998年起,世界各地開始安裝索菲爾特的生物過濾系統,裡面的多種植物永遠有省電的LED燈照射著。每15分鐘,系統就會噴灑霧水在葉子上,自然的薄霧會滲入燈光下的植物,同時
淨化空氣,也讓灰塵和空氣中的有毒物沉澱下來。結果很明顯:空氣中充滿氧氣。呈現鹼性。

4.建築師尼奈奎斯特使用稜鏡,將全光譜的光線帶進地下室,不僅白天可以享免費照明,也能抵抗真菌侵襲。

5.牆壁和地板表面可以使用含有碳酸鈣的成分,像是碎貝殼;若是使用石膏板,牆壁塗的隔絕物則用含海藻成分。海藻和貝殼,數量多、價格實惠。而且都是強鹼性,效果可媲美化學物質。

6泡沫玻璃磚製作材料只需要空氣(主要為二氧化碳)和回收玻璃,就能產出許多功能的成種結構。回收玻璃加入含碳氣體後變得很輕,兼具抗酸性防霉功能,又有隔絕效果,害蟲無法侵蝕。

7.乾燥造分離的廁所,由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瑞典科學家麥茲。沃加斯特(Matts Wolgast)所設計與改良。只要運用重力的簡單渦流設計,可以迅速地的把液體和固體分開,類似蛤蠣淨化功能的淨水系統也有幫助,還有仿手槍蝦(pistol shrimp)也可以淨化水質,但是現代建築幾乎都沒有採用任何管末處理技術(end-of-pipe solution,把污染物排放到環境以前,先處理或過濾流出物)。

8.瑞典拉格堡學校的廁所,正是以生態系統處理排泄物,他們用簡單的渦流把固體和液體分開,接著用廢熱(waste heat)把固態排泄物乾燥化,這樣就可以在病原體、寄生蟲,以及排出的抗生素和激素傷害我們環境前,先將其破壞。

9.由於沖馬桶是辦公大樓內最大的用水量,渦流系統既省水又節能。如果在根據蓮花的特質或鮑魚自動清系內殼而得來的靈感,研發出一種物質塗在建築體表面上,就不需要用水或化學物質清洗建築物表面了,因此可以節省下來很多水。

10.每位成人每小時可以產生60瓦的能量。尼奎斯特為瑞典的拉格堡學校設計體育館,採用一種巧妙的系統,當愈多人出席活動時,體育館卻愈涼爽。

11.竹子搭建架構,結合鋼筋混凝土,不僅節約能源,也能封存二氧化碳,因為竹子會吸收水泥所釋放的碳。

12.若仿效斑馬,刻意幫建築物外部選定色彩,可以強化這些紊流,不僅能反射太陽光,明暗交錯的表面還可以產生氣流,為建築降溫。


13.市中心可以安裝數個持續生產能量的米你風車或微型風車,每個表面都有類似鯨魚魚鰭為了降低阻力與浮力的設計,這是由Frank Fish的鯨力公司(Whalepower)率先推出的技術。

14.由於陰影面與向光面之間有溫差,所以建築的每一面皆有風,隨時能供應直流電(DC)。

15.Walter Presz的FloDesign所開發的渦輪機可以在空中形成旋風。這是很強大的電力來源,典型的十幾層建築物能安裝1000個小通風機。只要風扇葉片設計成紊流捕集氣,而不是較直的飛機葉片,就能產生50度的電力;若是採用FloDesign的渦輪機還可以同時從空氣中擷取水分。

16.在設計建築時,把資源取得與配置也內入建築周邊環境的流動,以舒適與維持生計為首要任務,就可以享有充足的用水與養分。這是一種巧妙的串聯,不斷的循環與回收,充分利用所有資源,如同大自然熟悉的整體系統模型,可滿足萬物需求。

17.竹子(重量比=>竹子:水泥=50/50;體積比=>75/25),不用添加其他化學物質,就能製造出沒有碳足跡的水泥板。

18.維勒茲、Renzo Piano、Shigeru Ban(坂茂)是當代最著名的竹子建築大師。


19.竹子是空心的,只要建築向內傾斜,就有足夠彈性可以支撐。光是把垂直豎起的角度改成85度,就能穩固建築,就連屋瓦都不會移動。


20.竹子藝術家Lucio Ventania表示:只要建築用的竹子不要直接受到陽光曝曬,也不要立在水裡,就可以永遠屹立不搖。全球最古老的竹造建築是位於中國東北的一座開放式展館,至今屹立3000多年。

21.在安地斯高地,每1000平方英尺的土地就可以栽種建造一間房子所需的竹子 ,巨大的南美刺竹只需要三年即可採收60支竹竿,足以用來建兩層樓,面積20坪的房子。

22.哥倫比亞的安東尼。吉拉多(Antonio Giraldo)發明煙燻竹子,防止竹子受白蟻或真菌侵蝕。


擷取<<藍色革命 愛地球的100個商業創新>>
書中第225頁,把50種受大自然啟發的技術整合到建築設計中。

2014/01/10

長度單位換算

英寸(英語:inch,眾數:inches;縮寫為 in 或 ″)(讀音:cùn或yīngcùn[1]),或英吋,簡稱吋,是使用於英國(聯合王國)及其前殖民地和大英國協的長度單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前英國殖民地國家也用。
英吋的常用簡寫為 in或 "。
1 英吋 = 2.54 公分(cm)= 25.4 公釐(mm)

在英制裏,12英吋(吋)為1英呎(呎),36英吋為1碼


微米(Micrometre)是長度單位,符號 µm。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10-6, 此即為「微」的字義)。此外,在ISO 2955的國際標準中,「u」已經被接納為一個代替「μ」來代表10-6的國際單位制符號。微米是紅外線波長、細胞大小、細菌大小等的數量級。



韓文學習

http://blog.xuite.net/jerrychen1103/korean

2014/01/05

Windowfarms


http://www.windowfarms.com/?lang=zh-tw

just food

http://www.justfood.org/

世界數一數二的溫室及水耕雜誌

http://hydroponics.com.au/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home/en/

使用ETFE來設計及建造建築的公司

http://www.vector-foiltec.com/en/home.html

綠色生活科技

http://agreenroof.com/#

Jane Poynter 談生態圈二號的生活

http://www.ted.com/talks/jane_poynter_life_in_biosphere_2.html

VERTICAL FARM

http://www.odesign.com.au/Vertical-Farming.html

拋物線鏡面電廠


Britta Riley: A garden in my apartment

http://on.ted.com/Riley

ic

http://www.inteligenciascolectivas.org/

arduino

http://arduino.tw/

issuu

http://issuu.com/home

WeWantToLearn.net

http://wewanttolearn.wordpress.com/author/arthurmani/

openmaterials

http://openmaterials.org/

Thingiverse

http://www.thingiverse.com/

I [heart] The Art of Tinkering

http://makezine.com/2013/12/18/i-heart-the-art-of-tinkering/